打败黑丝!这条裤子诱惑力米乐更大?

2024-03-17 06:47:5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米乐诸如“丑衣服留着上班穿”、“办公室没有在乎的人”之类的言论,准确击中了每个早出晚归米乐、“出卖”个人时间、自由与灵魂的职场打工仔的心巴。

  对于“恶心穿搭”(带有夸张手法,实则就是穿着比较随意/朴素/混搭)背后彰显的“松弛感”,很多人都表示理解与赞同,但另一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可怕穿搭”——穿瑜伽裤上街/上班,无论是在舆论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没能得到如前者那么大的宽容度和接纳度。

  自瑜伽裤大步踏出瑜伽馆健身房,迈进日常生活的那一刻起,围绕在它身上的有关擦边、性暗示、伤风败俗等“歹毒”言论从未中断过。

  瑜伽,一项源自印度的神奇运动。瑜伽裤,是专门为瑜伽喜爱者量身订造的专业服饰,其前身是来自14世纪苏格兰人发明的紧身裤(leggings)。

  一个题外话,跟高跟鞋一样,当时的紧身裤是男性专属单品,被视为男性时尚的代表。直到19世纪,才开始有女性穿着紧身裤。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今风靡万千女孩的瑜伽裤,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鼻祖品牌lululemon,世界上第一条瑜伽裤正是出自lulu之手。

  新事物的降临往往伴随着一个契机,而瑜伽裤诞生的契机就是源于美国精品健身的流行,瑜伽逐渐从一项运动演变成中产阶级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意味着市场升级的需求是急迫的,因为原有紧身裤的工具属性已经满足不了中产们在瑜伽运动中的高契合度和高舒适度要求了。

  1998年,一条由尼龙和莱卡合成,能极大满足做瑜伽时需要的弹性和舒适度,同时还能排汗透气的裤子被推上了市场。

  随着女性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她们开始成为了瑜伽室和健身房的常客。当越来越多的她们加入这场瑜伽运动,包含瑜伽垫、瑜伽服、瑜伽课程等等在内的瑜伽产业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

  早在2021年就有研究报告表明,瑜伽已成为中国女性第二大运动,仅次于跑步。

  聚焦国内市场,2021年我国瑜伽裤市场规模达16.24亿美元,占全球瑜伽裤市场规模的比重达22.92%。预计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30亿美元。

  要想完成品类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就必须突破圈层,让其变成日常生活的常见服饰。

  且看瑜伽裤是如何一步步迈出瑜伽室,活跃在人们日常的视野中,以及抢占衣橱中牛仔裤米乐、运动裤和裙子等裤装品类的空间的米乐。

  首先,在瑜伽小圈层的流行,让瑜伽裤与健康、运动等词汇产生直接关联。这个时候瑜伽裤还是瑜伽练习、健身运动等场景的专属配备,但当越来越多的瑜伽爱好者穿瑜伽裤走出室外,瑜伽裤的消费场景便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穿瑜伽裤上街遭受指责,是过去式,是现在进行时,也可能会延续到将来进行时,不管是在哪个国家。

  即便是在美国这个可以被视为瑜伽裤发源地的国家,批判在运动以外的场合穿瑜伽裤的声音也异常激烈。

  2016年,来自罗德岛州伯灵顿的63岁男子艾伦·索伦蒂诺在当地报纸发表了一篇批评成年女性穿瑜伽裤的长文。

  2017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曾因乘客穿了瑜伽裤就拒绝她们登机,虽然后面解释到她们享受的是员工优惠机票,着装要求也应遵守航空公司的规则。但无论怎么解释,这种存在性别歧视的行为,始终无法平息网友的怒气。

  一条瑜伽裤,怎么就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米乐,甚至还与“擦边”、“性暗示”扯上关系。

  在国内,更多的是以“为女生安全”着想为由,借此大玩低俗恶趣味的梗,如“穿瑜伽裤爬山”、“瑜伽裤和矿泉水”等。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不安全因素的源头从来都不在瑜伽裤。

  其二,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社交媒体上,各大明星网红集体上身示范运动穿搭look,赋予了瑜伽裤时尚标签。

  在抖音平台,主播们为了展示瑜伽裤的弹力效果,往裤子里塞各种奇葩物品,如5L的桶装水、行李箱、榴莲等等,曾掀起一阵“野性带货瑜伽裤”、“瑜伽裤装下万物”等趣味性十足的营销风潮。

  有人看中其功能性与舒适性,那是一种没有拉扯与束缚的自由;有人将其视为时尚单品,是检验身材的穿搭神器;有人要的是瑜伽裤代表的健康自律标签。

  以850元到1080元的单价,结合独特的社区文化打法,“瑜伽裤界的爱马仕”lululemon俘获了一批忠实的白领女性客户,牢牢站稳了瑜伽裤品牌的高端市场。

  就如前面提及的,瑜伽裤在今时今日能占领各大商场橱窗和女性衣橱,lululemon功不可没。

  可是对于向往美丽、自律的女孩来说,lulu“高不可攀”的价格是一大拦路虎。

  当瑜伽裤成为互联网最热门大单品时米乐,lulu的竞争对手们也就不请自来了。万能的“不是lulu买不起,而是XX更具性价比”公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套用到了lululemon头上。

  里面的“XX”可以是以“穷鬼乐园”著称的迪卡侬,可以是以安踏、李宁、特步为代表的中国运动品牌,可以是蕉下、粒子狂热、暴走的萝莉、MAIA ACTIVE等专注女性运动的新消费品牌。此外,还有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等传统国际品牌,也试图在火热的赛道分lulu的一杯羹。

  价格从一杯高端奶茶钱到数百上千元不等,一批新入场的行业玩家争先恐后地争做lulu“平替”,追求品牌效应的就致力于打造“中国版lululemon”。比如收购了聚焦瑜伽运动场景的MAIA ACTIVE(玛伊娅)品牌的安踏集团。

  开春以来,女性运动迅速升温,又为瑜伽裤的热销添了一把柴火。有运动产品电商买手介绍,1个小时能卖出200多条瑜伽裤,平均价格在300元左右。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老板们则表示300元的价格还是太贵了,两位数的定价才是最能契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不少以前做打底裤、内衣和的厂家,在近三四年都转型做瑜伽服饰了。目前,义乌有数百家瑜伽服饰商家。有店铺老板表示,一年光是瑜伽裤就能卖出百万条,“有的店铺还专门成立了电商团队搞起了直播,不到6个月就做了2个多亿元的销售”。

  其中一部分是小众运动兴起为瑜伽裤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使用场景,除瑜伽外,还有室内健身、飞盘、骑行乃至拳击等。

  而另一部分,则是回归到一条裤子最基础的穿着功能,跟牛仔裤、休闲裤、裙子一样。无非就是一件衣服嘛,自己穿着感受的优先级永远排在他人审判眼光的前面。

  几年前,瑜伽裤的销量就超过了牛仔裤,也就是说这个品类已经完成了从专属场景到日常休闲的消费场景转变。

  说一个稍冷门的知识,曾几何时,女性穿裤子并不被社会主流认可,因为分叉的裤子被认为是不淑女的,甚至被批判“有伤风化”,直到20世纪中期女性才有了“裤子自由”。

搜索